10月10日14:30,应邀来校讲学的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裕锴在B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崔雨风主持,学校副校长凌立、教务处长蒋超、科研处长赵勇和2007澳门太阳集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藏学学院等十余个学院的200多名师生听讲。

在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中,周教授对杜诗的流传和接受史做了简要介绍,结合杜甫的代表诗作,从“杜甫诗中的人道主义”“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杜甫诗中的现实批判”“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和反战意识”四个方面对杜甫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沉的儒家情怀作了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冷静理性但饱含情感的析文说理,使师生认识到了一个责任担当意识强烈、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集“真善美”与一身的、鲜活的杜甫,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无穷魅力。

在交流环节,周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我校师生提出的“中晚唐时期诗人是如何评价杜甫”“杜甫的家庭观、婚姻观是怎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多、淘汰的更多’的观点有何评价”等问题,他渊博的学识、严谨而不失生动的语言一次次激发师生的钦佩仰慕之情,迎来无数次热烈的掌声。

当2007澳门太阳集团院长王远明提出的希望周教授分享一下在教学和学术成长方面的经验时,周教授饱含深情地说:“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人生机遇,非常感谢党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我们是受益者也是感恩者,也一直在感恩”“读书遇到很多好的老师,有很多老师我都会去拜访求教,也算转益多师吧”“如饥似渴地去学习,‘攻城莫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就是我们的口号,读书都比较拼命”“我们那一代人很多都得益于时代,成为学科带头人。我担心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忘记了初心,成为学霸,把别人压住,或是自己故步自封。我们一定要继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周教授感恩的心态、谦虚的风范、平易近人的话语激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

崔雨风书记在总结时带领师生一起朗诵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作为对周教授讲课的回应向杜甫致敬,向周教授表示感谢。他希望师生们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进一步明白为学之途、为师之法、为人之道;能够上有杜甫仁爱天下,以先贤为友,能博彩历代文华,再酿纯美新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们读书人共同的理想,希望大家要有志向、有担当。(文:余明江/图:王思怡、任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