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9时,由学校科研管理处、康巴文化研究中心主办,2007澳门太阳集团、四川民族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的学术讲座“‘藏羌彝走廊’上的鱼通服饰考察”学术讲座在B6616教室举行。讲座由康巴语言文学研究所吴明刚主持,2007澳门太阳集团高椿霞老师主讲,全校共200余学生到场听讲。

高椿霞以鱼通的风景照为切入点,从民族、历史、学术等角度对鱼通名字的由来进行讲解。在对鱼通服饰的讲解时,高椿霞首先展示了女士服饰的绣花头帕、腰带以及男士服饰的大盘头、羊头褂子的图片,并给同学们讲解了其特色和功用:女士腰带可以用来存放贵重物品而男士羊皮褂子起到了减轻背部磨损和保暖的功能。讲解了鱼通服饰的色彩与图案,让同学们对鱼通服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高椿霞还提到:鱼通服饰是鱼通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情感。

讲座最后,吴明强调要从美学中看待民族服饰,挖掘民族文化,构建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聚集力;强调了我国多元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深入艺术当中,担当传承的责任。本次讲座的开展让我校师生较深入地了解了鱼通服饰及文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图/任泰安 文/候宇凤)